很多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,相信都曾有過這樣的糾結:樓層選擇高層好,還是選擇低層好?有人說高樓層更好,因為采光好、通風強、風景好;也有人說低樓層更好,因為出行更方便、房價更優(yōu)惠、發(fā)生意外時安全性更強。那么買房到底怎么選擇樓層?

一、高樓層和低樓層怎么劃分?
一般來說,樓棟層高的三分之一以下的樓層都可以成為低樓層。例如一棟樓有6層樓,那么一樓和二樓就屬于低樓層;還有我們常見小高層建筑有11層高,那么4樓以下都可以看作低樓層;33層的高層建筑中,11樓以下的樓層也都可以看作低樓層。
當然,這個并沒有具體的劃分條件,可根據(jù)個人經(jīng)驗判斷。
二、樓層選擇只有適合不適合,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
買房選擇樓層時,也是“蘿卜青菜各有所愛”。也就是,各個樓層都有人喜歡,但是大多數(shù)人都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樓層。
例如高樓層有如下優(yōu)點:視野佳、空氣好,這是一般來說,當一棟樓的樓層越高,那么它所能看到的視野就越廣闊。當然,當樓層越高時,噪音就會逐漸遞減,而空氣質(zhì)量就會逐漸提高,這是高層房最突出的優(yōu)勢。
采光棒、通風好,比如你正在一個炎炎夏日的背景下,那么自然就是處于高樓層的會比在一般樓層涼快得多了。而在寒冷冬日,高層房又可以充分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。這可謂真的是夏涼冬暖。
例如低樓層有如下優(yōu)點:出行方便,即使電梯壞了也不擔心出行不便;離地面較近,十分有安全感;當發(fā)生意外,比如地震、火災等,逃生更容易。另外,最重要的是房價更優(yōu)惠。
因此,綜合上述所言,若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多的話,可選擇低樓層,因為更適合老人和小孩居住,出行也更方便;而年輕人更多的選擇高樓層,因為視野好、空氣清新、私密性更強。
當然,除了從家有老幼和年輕人方面來考慮外,也可根據(jù)其它一些愛好來考慮。
比如,若購房者你喜歡家中多陽光,那么從光線角度上來考慮,樓層自然不適宜太低了,因為低層樓房的陽光容易被周圍的建筑物遮擋。還有,就算樓層特別高,角度不對的話,也是會影響到陽光照射。
再比如,購房者你是想擁有一個安靜的家,那么就要遠離噪音了。因為噪音真的很影響居住的舒適度,叫人吃不香、睡不香。說起來,低樓層所吸收的噪音一般會較多。但若是低樓層周圍有樹木、隔音板之類吸收聲波的物體,那么就會好些了。
三、樓層選擇需要考量的因素
除了上述列舉的高樓層和低樓層各自的優(yōu)點外,購房者在選擇樓層時,還需要結合樓間距、采光性、通風性、樓層供水情況、空氣濕度、樓棟的電梯與樓層戶數(shù)比例等因素綜合考慮。
例如低樓層也要充分考慮采光性、通風性、空氣濕度等問題。而高樓層則需要充分考慮樓層供水情況、出入等電梯的時間、發(fā)生意外需要逃生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