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9日,《個人所得稅修正案(草案)》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初審,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擬提高至每月5000元,草案中首次提出,增加子女教育支出、繼續(xù)教育支出、大病醫(yī)療支出、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。
有效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
對此,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,相同收入人群由于居住情況不同,會形成實際收入狀況的巨大差異,通過增加兩項附加扣除,可以更大程度上保障公平性。尤其對于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將會是極大利好,通過抵扣可以有效減少房貸利息支出對于實際收入的影響,也會促使一部分人群加速買房的行為,當然可以肯定的是房貸利息的扣除是有標準的,最可能的作法是只針對個人或家庭的一套自住型住房,所以并不會由此引發(fā)炒房,更不會因此導致房價大漲。
張波還認為,在大力發(fā)展租購并舉的背景下,通過稅收調節(jié),可以實現多渠道保障租賃人群的自身權益,有利推動和引導“租房也是安居”的居住理念,更好實現“安居宜居”的目標。
針對個稅方案中提及的住房貸款利息或可以抵扣的規(guī)定,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(jiān)嚴躍進認為,從當前市場的發(fā)展情況看,租房抵扣通過的可能性要大于房貸抵扣的內容。第一、租賃市場是當前住房消費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點內容,優(yōu)惠政策會比較多。第二、房貸若存在抵扣現象,那么房貸政策調控的效力將會減弱。所以總體上說,租房方面的成本抵扣會是類似稅費制度改革更受關注的內容。
“如何扣除”成關注點
在此次提請審議的草案中,并未明確的一點是: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是包含在5000以內,還是額外扣除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,如果可以在5000元免稅額以外,抵扣貸款利息,那么對于購房者來說,將是非常大的刺激。
張大偉計算,按照目前北京的收入水平和房貸情況:假設一個人扣除五險一金后的收入在2萬左右,如果購買一套房貸在150-200萬的普通五環(huán)外商品房,月供水平在1萬左右。目前,剔除個稅、支付房貸后的純收入只有6880元,而個稅改革后,收入將可以達到9255元,增加2375元,相當于月供降低23%左右。
張波也表示,目前個人的基本養(yǎng)老保險、失業(yè)保險、醫(yī)療保險、住房公積金中個人負擔部分在起征點計算前是先行扣除的,預計住房貸款和租金也會采用類似的方法。但是目前先行扣除的部分都是和個人的薪資直接掛鉤,大都采取比例方式,而房貸利率和租金如果企業(yè)也代為計算扣除的話,如何保障真實性和及時性,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